东华原学术课堂 | 当身体质量指数BMI从30以上降到25以下时,会发生什么?

发布者:东华原医疗 浏览: 发布时间:2021-12-03 文章来源:东华原医疗

风格设计大于保暖的冬衣,颜值超越味道的网红奶茶,拍照打卡代替游览的旅游景点……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大量的“图片、视频”所裹挟,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开始向“颜值”看齐。而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人们自身对身材和外貌的焦虑。

但在这焦虑之下,仿佛有“两幅面孔”。一方面,减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各年龄段的“必修课”。前几日,一则减肥新闻登上热门。长沙一名23岁女子为了减肥,长期不吃肉类,导致四肢肌力下降,中度贫血、低蛋白症,在症状上表现为走路不稳,双手麻木。另一方面,与减肥相对的,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吃播、美食视频以及走红的各种“拉丝”“爆浆”“油炸”的网红美食、高热量食品,与久坐不动的习惯交织在一起,不断催生出愈加圆润的身体。

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减肥?体重高就意味着胖吗?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

从专业的角度解析肥胖: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导致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通常我们判定肥胖的时候,常用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脂肪百分比等。

其中,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的指标之一。由于不同人种的差异,各个地区的BMI标准略有不同。在中国,18.5≤BMI≤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24<BMI≤27.9为偏胖,BMI≥28为肥胖。


曾经BBC的一部纪录片《obesity——The Post Morten》震惊全球。镜头全程记录了一次尸体解剖过程,被解剖者是一名身高1米67,体重达214斤的女性。不仅肚皮下的厚厚脂肪如同黄油,心脏、肺、肝脏等多器官都已发生了病变。纪录片中,专家解说道:“她的肚子占了体重的很大部分,这就要比那些和她体重相同,但是屁股和大腿更胖的人,有更多的并发症。”

我们在日常的一些健康科普中,经常看到肥胖群体存在的健康隐患,却很少显而易见地看到减重所直接带来的健康好处。当身体质量指数从30以上减至25以下时,到底会发生什么?

身体质量指数从30以上减至25以下时,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几乎是“断崖式下跌”。从中也可以看出,减重不仅涉及到体重的变化,更涉及到身体的系统运转,其中就与多种身体成分息息相关。尤其是内脏脂肪面积、脂肪百分比等。

在减重过程中,如果能够直观看到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对减重群体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东华原医疗经多年沉心研发,推出系列人体成分分析仪,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精密测量身体各项指标,可进行包括多项目在内的身体成分分析、肌肉分析、肥胖分析、节段分析、体型判定、体重控制、节段浮肿指数、营养评估等多种分析。

其中,肥胖分析包括身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腰臀比和内脏脂肪面积。并在肌肉脂肪分析和营养评估中显示体脂肪量。不同时间检测的数据可在线上系统汇集,并可随时对比查阅,通过体重曲线、肥胖和脂肪分析及时掌握变动数据。此外,人体成分分析报告中的营养处方,能够为每日能量摄取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东华原医疗人体成分分析仪有DBA和BC两种系列,专为国民健康管理研发。其中DBA系列更适合于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科研机构等场景,BC系列则更适用于健身机构、体育场馆等。

分享到: